近日,在大渝网上一则名为《为啥这些白领每天大把吃药?》的帖子,引来众多网友关注。发帖者自称是一名快递员,时常在写字间看到一些白领拿着一把药丸往嘴里吞,感到十分纳闷。 …[详细]
“其实是在吃维生素,现在流行得很”,网友“悄然”一语道破真相,称这种长期服用大把保健胶囊或丸子的白领越来越多,严格来说吃的并不是药,但也被俗称为“药丸族”。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药丸”违规,既无“蓝帽子”标志,也无QS标码。
2011-04-26
药丸族镜头一:女白领为瘦身保养 每天吃大把药丸 胡小姐是红鼎国际某物流公司的员工,身高1.63米、体重108斤,看起来挺匀称,但从4月初开始,她就每天以各种维生素等药丸,配成“减肥餐”代替正餐服用。胡小姐说,自己每天除了早饭正常吃外,中午只吃一片维生素C、一粒深海鱼肝油和一粒左旋肉碱胶囊,再配上一个苹果作为“主食”。 同在红鼎国际一摄影工作室的向小姐也告诉记者,现在维生素E和左旋肉碱以及膳食纤维都是女同事们热衷的药丸,也是被大家认可的健康减肥方式,“没办法,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嘛”…[详细][我来说说] |
||
药丸族镜头二:防患病 餐餐必服型 早饭后吃维生素A和左旋肉碱,午饭后吃复合维生素和左旋肉碱,晚饭后吃维生素E、葡萄籽片以及液体钙”。在位于两路口中华广场一广告公司内,客户经理肖小姐一说起自己每天按时服用的药丸便非常来劲。肖小姐说,饭后服用药丸的习惯,她已经维持了快一年了,其原因主要是每天生活没有规律,时不时还要熬夜加班,她想预防自己亚健康。 江北红鼎国际一家销售公司的刘小姐作为“药丸族”,则有一个特别爱好,她随时包里都揣着一瓶维生素C,时不时就会摸一颗当“糖”吃。“维C酸酸甜甜的,而且美白,听说还抗癌。” …[详细][我来说说] |
||
药丸族镜头三:很挑食 孩子也进入药丸族大军 小新是个小小的“药丸族”,今年才7岁。小新成为“药丸族”是不自觉的,因为那些“药丸“保健品是他妈妈要求他吃的。“早在两年前他5岁的时候,我就开始给他吃了。”冯女士说,“小新很挑食,蔬菜水果都不大爱吃,怕他营养跟不上,也只好给他吃些营养片了。”小新现在每天早上的食谱是:一杯碳酸钙果水,一粒维生素D,一杯豆奶,一个鸡蛋。晚上还要再服用一支补铁的口服液,一粒微量元素补充片。除此之外,有时冯女士还会给小新吃一些补钙锌和维生素的咀嚼片。[我来说说] |
||
一、仅吃复合维生素就够了吗? 一片包括二十多种复合维生素的药丸,比如善存(或金施尔康)适合大部分人。但“药丸族”专家认为,认为有必要额外再补充一些维生素,比如VC或者VE,弥补我们日常饮食摄取的不足。 [我来说说] |
||
二、维生素片该什么时候吃? 不可以一次性把维生素、葡萄籽、胶原蛋白、螺旋藻吃下去。一天所需的药丸要分散到各个时段去。可以早上洗漱完毕吃复合维生素,早饭过后一个小时吃VC或复合维生素B,如还有其他药可以晚餐后吃。脂溶性的比如VE要随餐吃,而水溶性的比如VC、VB要在饭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吃。 [我来说说] |
||
三、VE该吃什么样的? VE要吃天然的,里面含有帮助吸收的物质,人工VE最易引起负面作用,常见如血栓,还有恶心、呕吐。[我来说说] |
||
四、好吃的维生素片管用吗? 水果味维生素片味道虽不错,但对人体不会太有效。它本身维生素含量就不够,还添加很多色素和糖。 [我来说说] |
||
五、胶原蛋白能美容吗? 如服用三个月还没见效,就不用服用了。胶原蛋白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和维生素C,它们能帮助身体吸收蛋白质,所以服用同时要少吃肉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免得发胖。 [我来说说] |
合理组合才健康 小白领中涌现出一群“药片维生素小姐”,仅吃维生素片、蛋白粉等,不吃其他食物,这样减肥会有何不良后果?现在“甲流”流行,有的孕妇怕自己中招,坚持往嘴里塞维C泡腾片,这样做科学吗?营养素之间有协同作战、竞争打架等复杂的关系,我们如何进食补充,才能吃出个健康来?…[详细] |
||
■营养素要合理组合 人体每天从食物摄取的各种营养素在体内不是孤立的,它们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发挥生理功能。 应尽量通过饮食来补,在饮食补充有困难时,再考虑用营养素补充剂来补。 ■药丸小姐多补“中了毒” 应根据自己的饮食状况,判定自己是否有营养素的缺乏,然后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补充;其次,补充应有度,不能补充过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的最高能耐受的摄入量,是一个参考。 ■营养素也会互相竞争 补充时要注意合理搭配,尤其是补充钙时,要注意与维生素D共同补充,否则钙的吸收率较低;补充铁时,如是用的离子铁,则需要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共同食用。 ■均衡营养补出免疫力 每种食物含有的营养素的种类及数量各不相同,所以要获得均衡的营养,应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2到3天内要吃到六大类、十种基本食物,努力达到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的建议数量。 ■特殊人群需关注潜饥饿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以及特殊人群,如孕妇、乳母、运动员、疾病状态的人群,以及减肥人群、血脂异常等,均有各自的“潜饥饿”,为防病,请切记,不要让自己“饿”着! |
||
对于正常人群,或处于亚健康状况的人群而言,要做个健康药丸族,关键还是要先明白自己缺乏什么,切不可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