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继2010年清华六校自主招生联考后,2011年北大联合复旦等6所名校正式推出联考自招政策,自此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烽烟再起。是为高考改革,还是为争抢优质生源,一时间争议四起。腾讯·大渝网教育频道将为您及时追踪、深度解读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 |
![]() |
|||
|
|
统一考试,自主性大大削弱? 事实上,为应对公众对以往各高校单独主持考试、单独命题“有失公允”的质疑,今年几大高校联盟的自主招生选择了由政府或专业考试机构主持的统一考试。然而,所谓自主招生的“自主性”却大大削弱,尤其体现在今年的考题上。 |
尖子生扎堆,小高考“掐尖”?一位高招专家认为,自主招生制度本来应该是对现有高考制度的一个有益补充,考生数量应该是极少数的,他们的特长或潜质无法通过高考得以考查出来。可三大“联盟”的形成,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卷入其中,2011年“三大联盟”参与的学生至少超过20万(被称为小高考),他们都是“尖子生”。可以设想,未来的学生,千方百计都要参加联考,一旦自主招生演变为第二次高考,其公平将受到质疑…[详细] |
给学生机会,还是造成伤害? “自主招生联盟越来越大,看起来的确给学生创造了不少机会,有几次选择的可能,但换个角度看,吸引力越大,落选学生就越多,伤害面就越大。”一位中学校长忧心忡忡,考试结果4月份才能告知考生,而两个月后又将参加高考,落选学生内心的挫折感能否得到修复,是一个问题。 |
教授出题,中学教育受冲击?“以我当了多年的基层校长的直觉,集团化联考两到三年内不断做强,势必影响到中学教育的方向。”一位重点高中校长担忧地说,自主招生的试题出题人以高校教授为主,而他们并不太清楚中学教育。这么大规模的自主招生,越来越多的尖子生将身不由己地卷入其中。这个风向标将很快影响高中教学,特别是重点高中的孩子,就要面对两种不同的考试,严重加剧了负担…[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