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小夫妻婚礼才办了不到一周,男方就提出要离婚,但双方一直未能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之后,女方认为男方有了外遇,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并分割包括结婚礼金等在内的夫妻共同财产。
今年26岁的李华和大自己两岁的丈夫刘强2007年1月认识,并在之后确定恋爱关系。去年9月9日,两人领取结婚证书,并在今年3月20日和4月18日,分别举行了两场婚礼。李华诉称,今年4月25日,也就是两人的第二场婚礼举行还不到一周时,刘强突然提出离婚。她开始还试图挽回这段婚姻,但刘强一直坚持要离婚。…[详细]
男方是我市一效益很好的设计院的设计师,女方是我市著名大医院的医生。两人QQ认识后,3个月就结婚,但1个月后就离了———原因是男方承诺一结婚就在房产证上加上老婆的名字,哪知结婚后迟迟不行动,女方觉得被“算计”了。
两人为房子的事闹到江北区法院。由于女方读博士去了,男方工作太忙,出庭的是双方代理人。男方到底该不该分半套房子给她呢?法庭上,双方代理人争辩不止。…[详细]
房子该谁买?男方买还是女方买?从隐含意思来看,应当指的是男女双方缔结婚姻的时候,只有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存在谁买房的问题。在此之前,男女双方没有像共同组成一个社会细胞,当然不必考虑买房的问题;在此之后,双方已经融为一体,不应分男方还是女方的问题。
但是,由于目前的房价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已经是高不可攀,普通的青年在结婚时通常不具备自己购房的能力(当然,自己有能力准备婚房的不在本帖讨论的范围),实际上,结婚时有男方还是女方来买房的问题最终可以归结到这样一个命题中:男女双方结婚时买房是啃男方的老还是啃女方的老? …[详细]
婚姻理财感觉是比较伤感情的一个话题,但是面临现代社会的压力和诱惑,似乎又不得不把婚姻理财重新审视下。。对于许多打算婚前买房的咱们年轻人来说,房产证上到底该写谁的名字,还是写上两个人的名字,这事可千万不能马虎。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婚前最好不要与对方一起买房…[详细]
办公室的美女小米五月份就说要结婚,可这阵子却没了动静。大家虽暗中猜测,却不敢向当事人证实。仗着跟小米关系还不错,一次午餐时,我装作不经意地问起了她,结果得知道小米跟男友上个月就吹了。哪有还没结婚就想着离婚的?!小米特别看不惯男友父母那副盛气凌人的模样,他们在私底下都把小米看作“乡下人”,似乎觉得她嫁到他们家,摆明了就是来贪便宜、分家产的…[详细]
两人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双方“一见钟情”,生性豪爽的小王旋即对小梅展开了感情攻势,送巧克力、玫瑰花、看电影……仅一周时间,两人已如胶似漆。认识仅一周,两人就决定登记结婚。然后,两人结婚不到一个月,又再次回到婚姻登记处,这次是闹离婚。
开始是两个孤独的单身,因为某种境遇不约而同地喜欢上对方,于是,就只是凭着感觉走下去。这样的爱情,似乎在大学校园里面很常见,因为校园里面没有那么多考虑,没那么多社会和家庭的阻碍;但是在社会上,对于两个奔着结婚目标去直奔的人来说,未必就很奏效。或者因为利益,或者因为家庭,他们还没有认真地清楚考虑便草率地决定,爱情的力量让他们迷失了方向,最后导致婚姻的失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今年2月份,一个50多岁的老龄妇女,与一名仅20多岁的“80后”年轻男子前来申请结婚,两人均来自白沙镇,“这两人完全是‘假打’,因为之前他们分别离婚均不到一个月,而且再次组合又在原家庭内部,女婿娶了丈母娘。”
像这种结婚“组合”虽然不顾伦理常俗,但按照婚姻法相关规定,只要他们提供的手续齐全,就不能干涉,婚姻登记部门明知对方在打“擦边球”,也无能为力。而目前,某些政策对于结婚离婚没有太多的限制,而其中的利益冲突却不少见,涉及到征地拆迁、房屋补偿等利益因素,许多人在利益的驱使下,频繁上演闪婚或闪离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