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达育学校即为我校的前身。1911年,学校由巴县屠宰业公会出资,邀巴县劝业所所长、主渝邑学政的黄大环先生主持、规划、创设并担任第一任校长。
学校由政府接办,并更名为中华路小学。转型之初,学校坚持运用立标兵、树红旗、定期检查评比的方法,推动教师思想和学校工作不断前进。
被评为重庆市百面红旗单位,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经验在全市中小学教育工作会上交流,并多次被刊登记录入《重庆日报》。
学校从各大师范院校选拔了一批青年教师,建立“一帮一”结对制度。
胡祖华校长带领学校在全市率先试行校长负责制,进行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成功。当时分管教育的冯克熙副市长到校考察后非常满意,并在全市推行校长负责制。
学校以系统科学协同论为指导,通过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和谐、协同”教育模式,被国家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学术组织列为全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四大教育模式之一
学校兼并黄沙溪小学成立第二实验小学分部,并全力以赴加大治薄力度,使分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以全区校点调整为契机,学校由中华路整体搬迁至和平路240号
英国威尔士Roath Park Primary 校长Colin Skinner 来到我校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参观、考察、交流活动。
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恢复中华路小学校名,同时迎来建校100周年庆典。继往开来,掀起学校发展新篇章。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早上好!今天能参加“基于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有效教学”专题研讨会,我感到非常高兴。“科技发展,教育先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