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供军队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国家储备用汽、柴油(标准品,下同)供应价格每吨分别提高500元和400元,
调整后的汽、柴油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8580元和7730元。
其他成品油价格相应调整。
非标准品价格由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品质比率确定。
二、供交通、民航等专项用户汽、柴油最高供应价格等额提高。
调整后的汽、柴油标准品最高供应价格每吨分别为8980元和8130元。
非标准品最高供应价格由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品质比率确定。
其中,供铁道、渔业、林业、农垦用汽、柴油价格暂按供军队用油价格执行。
对符合资质的民营批发企业最高供应价格,按最高零售价格扣减400元确定。
当市场零售价格降低时,对民营批发企业的供应价格也要相应降低,保持价差不小于400元。
具体供应价格可在不超过最高供应价格的前提下,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三、各地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等额提高。
各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按规定的品质比率调整汽、柴油非标准品最高零售价格。
成品油零售企业可在不超过最高零售价格的前提下,自主制定具体零售价格。
2011年2月19日 汽柴油销售价每顿提高350元
2010年12月22日 汽油、柴油每吨分别上调310元和300元
2010年10月26日 汽油、柴油每吨分别上调230元和220元
2010年6月1日 汽油、柴油每吨分别下调230元和220元
2010年4月14日 成品油价格(破解油价困境)每吨均上调
320元
2009年11月9日 汽、柴油价格每吨均上调480元
2009年9月30日 汽、柴油价格每吨均下调190元
2009年9月2日 成品油价每吨上调300元
2009年7月29日 成品油价每吨下调200元
2009年6月30日 成品油价每吨上调600元
2009年6月1日 汽、柴油价格均上调400元/吨
2009年3月25日 汽油价格每吨上涨290元;柴油价格每吨
上涨180元;
2009年1月15日 汽油价格每吨降低140元;柴油价格每吨
降低160元;
2008年10月7日 北京93号汽油最高零售价上涨0.17元
2008年6月20日 上调汽油、柴油价1000元/吨; 上调航
空煤油价1500元/吨;
一、高油价直接影响和危害的是基础性行业,如交通运输业、民航业 、出租业和农业
高油价造成交通运输业、民航业、出租业微利生存,油价增高必然造成成本的增加,导致运输费用的增加。政府的补贴增加,会使得地方财政没有更多的钱用于化解民生难题。高油价也会造成农业的成本增大,使得粮食耕种和收割环节的产出成本增加。
二、油价上涨间接影响工业生产的许多部门
油价高,将造成以石油化工为目标的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成本增加,造成日常用品生产企业所需要的乙烯、丙烯、化纤等原料的价格上扬,从而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
三、油价上涨会带动其他基础能源价格的上涨
油价上涨通过各种环节传导,影响到工业发展和民众的生活。以城市居民食用的蔬菜水果为例,油价上涨会造成运输蔬菜、水果的成本增加,导致蔬菜、水果的价格上扬,影响民众的生活。物流企业的成本增加,必然造成商品流通成本增加,会导致消费者为自己使用的日用商品因物流费用增加而买单。民众只是抱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而忽略了这个上涨其实直接或间接与高油价相关。
我国成品油的不含税价格仅高于产油国
发改委表示,成品油的销售价格分为“裸价”和“税”,按销售价格算,美国全国平均6.38元人民币,加州7.02元人民币(均按现行汇率计算),略低于我国,但如果按不含税的价格算,全美平均5.64元人民币,我国为4.66元,还是低于美国的。且我国的油价远远低于欧洲,可以说,除了产油国,我国成品油的不含税价格是最低的。这种逻辑看上去没啥问题,但仔细一想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裸油价终归只是一个“专业术语”,裸油价再低,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这就等于是让我们购买使用着含税的汽油,却去跟美国人比不含税的价格,然后得出一个“低于美国和欧洲”、需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的涨价有理结论。
一桶油里半桶税
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油价里的“税”占到全部油价一半左右的比重。网上甚至有人依据数据算出,国内汽柴油终端零售价税率比重分别为57.6%和53.7%,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燃油税(即成品油消费税),占不到全部油价的10%。目前中国成品油价格中,税收比重达44%-45%。“从加油枪加到消费者身上的油价中,增值税、养路费、教育附加、城市维护,名目繁多。”
成品油涨价问题的关键
其一,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内商品价格不断与国际接轨,但国际化的价格仍附着着“不国际”的过高税费,导致民生压力过重;其二,国民收入增长和社会保障提高的速度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通胀的压力下商品价格全面上扬——“发展中”的收入去与“发达”的消费水平“联姻”,出现“矛盾”是必然的。这才是“含税油价比美国高”背后的真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说,降低税负和提高民生收入,在“含税油价比美国高”的民生风险语境下,已经成为很迫切的重要课题。
![]() |
我们为啥要和美国比油价
无论是含税的汽油价或者是不含税的汽油价,跟美国或者欧洲发达国家都没有什么可比性。首先在于,国内石化行业是一个垄断市场,垄断产品的价格并非由市场供求双方自发调节,并不能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美国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和消费能力都大大低于美国人,怎么去比?中国水平的收入去承受美国水平的油价,怎么看都令人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