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主持人:好了,我们依然来看一下数学究竟该做怎样的复习,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请到的嘉宾张英老师。张英老师是南京财经大学数学系毕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数学高考研究员,重庆新东方高考数学研究组成员,高考数学名师,张英老师有多年的高三一线教学经验,曾经将很多学生以数学高分送至清华、北大等名校。
主持人:您好,张老师。
张英:您好。
主持人:高考只有几天时间了,学生应该怎样安排数学复习呢?
张英:因为现在距高考不到一周时间了,众多的考生及家长在这个阶段都非常紧张,也很关注一些科学的复习方法。
第一条,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要去回归一下教材和课本,最好是把课本上的相关定义复习一下,这样我们前面几道基础的题目就能争取拿分。教科书上的第一个部分就是本章的知识点复习,第二个部分会讲一些对考生的要求,还有考试重难点的把握,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第三个部分,也就是我们的参考例题,所以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查漏补缺,到底是知识点出了问题还是方法出了偏差。这对于我们后期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二,在后边有限的时间里面,除了回归教材以外,还需要复习以前做过的题目,在众多的试卷当中,特别是那些经常错的,拿出来看的时候最好是自己重新再做一次,这样就会发现还有哪些知识点还是没有完全掌握的,只有通过这样的复习看错题,慢慢地把以前的知识点查漏补缺,这样就可以把以前不会的变成会的,在高考当中可以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
最后还有一个点,在最后几天时间里需要练练手,在时间上需要有一个安排,比如说高考有上午和下午,每天考什么都是有时间规定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按照高考的对应的时间来做一些题目,这样对于高考的发挥是非常有帮助的。
主持人:我们的考生也要注意刚才张老师所说的三点,第一点是回归课本,第二点就是复习之前错的题目,第三点相对考试时间同一时间做一个练习。我想请张老师再给大家说一下数学的注意事项。
张英:除了刚刚考前一周要做好充分的复习安排之外,在高考的时候是有注意事项的。
第一个,函数。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热门的问题,作为函数本身来说就有一个重中之重——函数的定义有限原则,很多考生在开始的时候都会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到后面就会淡化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在解不等式的时候,很多考生都学会了穿针引线的方法,但是对穿针引线的前提条件他是容易忽略的,要把未知数前面的数都要转化成正的,但是很多考生考试的时候就会忽略这个问题。所以在复习第二个板块,尤其是设计到解不等式的时候这个方法就非常适用了。
第三个,公式复习。需要对公式加以练习,针对最后的环节特别是平时经常容易忘的公式要对应的做一些练习题。
主持人:请张老师预测一下2010年高考当中会出现哪些重点难点呢?
张英:重难点在高考当中数学是永恒不变的,比如函数,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三角函数,三角函数今年有趋势将正余弦定理放在三角函数当中,除了三角函数本身这一章节的公式之外,我们在解析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一定要注意,可以去找一些全国的高考题,我们对应地去练练就会发现问题到底出现在哪个地方。
第二个问题,倒数相关的,刚刚在前面也提到了,第一问永远是通常情况下让我们求单调区间,在某一个区间让你去判断是单增还是单减,切忌这两种很相似,但是解法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很多考生都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也是近年的高考题当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数列这道题目,这道题一般在压轴题里面,第一问通常是通向公式,最重要是要看清楚题目当中的隐含条件,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已知条件来解答后面的题目。
主持人:很多考生更多的关注在考前5分钟应该做一些什么准备?
张英:因为高考对于每个同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进入考场之后肯定会有紧张,其实只要不是过度的紧张,就对他的发挥是有用的,但是如果你要保证他一点都不紧张不太现实,在这种有点小紧张的情况下,考生不要去胡思乱想,在考前5分钟我可以回顾一下公式,而不是去想我一定要考好,这种想法一定不要有,考生在考前5分钟的时候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你只需要在脑子里面背一下公式就可以了。
主持人:在考试的过程中考生应该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呢?
张英:如果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前面的基础题可以控制在40分钟左右,如果基础不是特别扎实的同学尽量控制在50分钟,不能超过一个小时,为了方便后面的大题一个大题需要10分钟,只有通过这样的安排才能够保证前后不会因为超时失分,而考得不是太理想。
主持人:谢谢张老师,在最后请张老师为考生送上祝福。
张英:希望广大考生在最后的一周里面好好复习,在高考当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成绩。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老师,谢谢你的到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