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小妖”:教师节最贵重的礼物,莫过于我们能够重视一下普通教师们喜怒哀乐,体味不时侵入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快乐和委屈。 网友“涛哥”:教师节给老师送礼,做手术给医生送红包,这应该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了吧!这种社会现象啊,不是说一个倡议一个法规就能制止的。
网友“爬爬”:为什么要把给老师送礼物看得那么沉重呢?可以说是表示感谢,毕竟人家每天都在把知识教授给你的孩子。也可以说是尊敬,因为这位老师和蔼、美丽或者亲切,向一个受到尊敬的人送一份礼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网友“秦园珠”:借教师节的名义送礼,不仅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谢意,而且还会使学生之间产生一种相互攀比的心理,助长不良社会风气。
网友“右李”:教师节本是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如今家长们却讨论着如何送礼,以及不送礼后的差别对待,这都表现出对老师的鄙夷。 |
 |
就教师节送礼收礼一事,笔者采访了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教育伦理学的副教授李玉文博士。
李博士明白笔者的来意后,先很愉快地回忆起自己当年考上初中后父亲给小学老师送了一对茶盅并请老师在镇上的馆子里搓一顿的经历:“民办老师,一直教我们;又只考上我一个,再加上父亲请他,他非常高兴!……事实上,当时我们杀了年猪,很多父母就会让孩子带一刀肉给老师。你知道,那个时候这算是很大的礼了。不过,要说图啥,那个时候的人倒没有这么复杂”然后,他开始向我侃侃谈起中国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他指出,“中国自古就有给老师送礼的传统。古时候称为‘束脩之礼’,是初次拜见老师的见面礼。以后逢年过节,洒扫祭祀,春秋收获,做父母的都往往忘不了孩子的师傅。比如,很多家庭地里有什么新东西出来了,母亲就会给孩子说‘你把这个给老师送去尝尝。’这个叫做‘尝鲜’。这种风俗一直保持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 详细] |
|
上海:教师收礼,考评一票否决
教师不得收受学生礼金、礼品和进行有偿家教。年度考评及评优工作中,将“师德一票否决制”。严肃查处违规行为,情节严重将取消教师资格。
鞍山:教师收礼,处分下岗
家长送钱送物,对孩子极易造成不良影响。鞍山市要求教师不得收受礼品。对于违规教师,查实后,礼品一律返回,教师还将要受处分,严重者将下岗。
重庆:接受饭局是私人往来
老师是不能接受家长的礼品、礼金的,这有违师德师风。家长们也要尊重教育部门的规定。同时,市教委曾作过设想,不允许老师接受家长宴请,但接受饭局是私人往来,不好作规定。
长沙:收礼教师将纪律处分
教师不得收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等;对违反规定的教师,视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延缓教师职务评聘,不得参与当年评优、评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