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前
历经17年建设,今日上午9点,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水库将试验性蓄水至175米,迎来自2003年下闸蓄水以来首个“成人礼”。昨日来自中国长江三峡工程集团公司的消息称,这是三峡工程建设运行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三峡工程防洪、发电、通航、补水等各项功能都可以达到设计要求,其综合效益可全部发挥。
水位最高达到174.91米
根据中国长江三峡工程集团公司公布的最新水情情况,截至昨日18时,三峡上游水位最高时曾达到174.91米,距离175米蓄水目标仅0.09米。
昨日上午8点半,记者在三峡枢纽梯调中心大楼的监控室看到,工作人员已开始了紧张工作。一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正滚动播报长江流域各城市当天的水位等情况。
“在蓄水的同时,三峡工程还需满足发电需求。一般来说,白天的发电量比晚上多,所以我们在白天发电、晚上蓄水,每天的21点过后,负荷下降,因此夜间的水位变化会比白天明显。”三峡枢纽梯调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说。
降雨后增两台机组发电
记者在三峡枢纽梯调中心内的电子显示屏上看到,昨日上午9点20分,重庆至宜昌段水域的最高水位点位于重庆寸滩港,水位高达175.89米,北碚水位为175.29米,长寿为175.24米,忠县石宝寨水位为175.14米……
前晚开始气温下降,三峡大坝飘起了绵绵细雨。“雨量并不大,对试验性蓄水175米不会造成影响。”赵云发说。如果来水量增加,可通过开启发电机组、开启泄洪闸和深孔等方式进行调节。在掌握水情、降雨等情况后,梯调中心一般要提前3天拟定应对方案。
据了解,三峡电站共有32台发电机组,在昨日上午8点半左右共有17台机组发电。因出现降雨,在上午8点59分和9点16分,增加了两台机组开始“工作”,发电机组总数达19台。
175米水位将保持两个月
赵云发说,试验性蓄水至175米后,三峡水库的水位将持续约2个月时间,将开展建筑物监测、设备运行试验,并对水库泥沙、水质变化等情况进行观测。之后,水库水位将根据上游来水情况及下游航运、供水等需求逐步消落。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集团公司了解到,明年汛期前,水库的水位将下降到145米的防洪限制水位,以腾出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
记者 孙黎明
|